第(3/3)页 下午两点的阳光最烈时,小郑的电动车“嗡”地停在议事厅门口。 县纪委干部的衬衫后背浸着汗,湿成一片深色地图,却小心捧着个纸箱,像捧着什么宝贝。 塑料箱角蹭着他的手臂,微微发烫。 “肖书记!”他掀开纸箱,露出块蓝底白字的电子屏,“咱们县纪委按您说的,做了扫码查账功能!”他掏出手机扫码,屏幕上立刻跳出“柳河村2023年第一季度支出”,连买包盐的钱都标得清清楚楚。 屏幕反光映在他汗湿的鼻尖上,像一滴未落的雨。 “这比查微信账单还快!”围观的王大爷眯着眼睛凑近,布满老茧的手指差点戳到屏幕,“我孙女儿教我查红包,都没这么明白!” 小郑笑出了虎牙:“您再看这个——”他点了下“异常预警”,屏幕立刻跳出红色感叹号,“要是哪笔钱对不上数,系统自动给村监督小组发消息。” 肖锋望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,喉咙发紧。 他想起刚当第一书记时,在村委会看到的账本——墨迹晕成一片,连“修水渠”和“修猪圈”都记在同一页。 此刻听村民们的惊叹,他摸了摸口袋里的便签,上面是昨晚给小郑发的消息:“技术要像井水,越简单越好喝。” 傍晚的风裹着稻花香涌进议事厅时,肖锋独自坐在未完工的木凳上。 木刺扎进手心,他却没动。 他翻着笔记本,上面密密麻麻记着:“阿强的漫画让道理落地,老李的账本让旧账见光,张姐的模板让经验生长,小郑的屏幕让监督生根。” 窗外传来老李的声音,带着点沙哑的无奈:“这是‘借刀杀人=找专业的人办事’,就是说……找电工不用找你爷爷我了。” 肖锋抬头。 透过半开的木门,他看见老李蹲在台阶上,孙子骑在他脖子上,小手指着墙上的漫画。 孩子歪着脑袋问:“那爷爷以后不用修灯泡啦?”老李沉默半晌,叹了口气:“是啊……时代变了。” 暮色漫上来,把老李的影子拉得老长,却掩不住他眼角的笑纹——那是肖锋第一次见老李笑,不是应酬的笑,是松了口气的笑。 肖锋低头在笔记本写下最后一句:“当坏人开始怕制度,好人就不必再当英雄。”铅笔尖在纸上顿住,门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。 他抬头时,看见一道佝偻的身影映在门框上——是阿公,柱着根磨得发亮的竹拐杖,正盯着墙上的“阳光指数流程图”,影子在暮色里晃了晃,像株立在风里的老松树。 第(3/3)页